唤醒乡村力量,共绘美丽新龙村
2022-04-22
在广东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山周边,有一个仅50 多年历史的水库移民村落——新龙村,这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也是一个不平常的小村庄。它经历了村落迁移,家园重建,如今获得亚洲都市景观奖,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成为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来这里的游客说“新龙这个村庄,有一股力量”。
新龙村是社会组织深度参与乡村振兴的案例之一。早在2018 年,韶关市乡村振兴公益基金会秉持“乡村建设+ 社区与产业发展+ 慈善筑底”的帮扶思路,积极参与广东省韶关市精准扶贫,推动美丽宜居的乡村建设。新龙村改造便是由韶关市乡村振兴公益基金会发起,村民小组和专业团队“共同缔造”的乡村振兴项目。
把乡村建成乡村该有的样子
文化是乡村生活中不可缺失的精神内容和身份认同,从人居环境微改造切入,保留乡土印记,复活风俗风貌,实现“多元力量与乡村可持续发展”,这是当代设计在城市化进程中对乡土文明回归的理性回应。
因此,韶关市乡村振兴公益基金会在乡村振兴模式中,先对乡村的资源和文化进行摸底和系统梳理,守住一个建筑理念“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不是新建,而是优化和提高社区已有的空间,做好因地制宜的文化激活”。比如将乡村庭院矮化和通透化,把空间的美和社区的美结合起来,打破传统乡村生活的边界感,拉近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
基金会邀请专业团队与村民共同绘制设计图,让传统泥砖房摇身一变成为留得住乡愁的优美庭院,成功地打造了“胖子家宴”“青枣小院”“古井人家”等一批美丽院落。乡间的原石成为民宿院落最重要的材料,修复亦或重建,一如曾经的样子。
让村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是《故乡》中对乡村衰落景象的描述。乡村的衰落与城市进程的迅猛推进不无关系,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自己的乡土家园涌入城市。
怎样才能让村落“吸引人,留住人”?乡村振兴需要集体的力量,我们要以尊重和开放的心态不断地激发村民参与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来。“乡村建设,村民就是设计师,我们是给村民提供支持的,给村民提供更多的自信。”韶关市乡村振兴公益基金会项目经理柏依在采访中说到。
新龙村的庭院改造,村民们从观望到试试看,从十几个人参与到四十几个人参与,营造了一个学习的过程,帮助他们唤醒乡村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人理解他们所在的乡村对社会的重要价值。
新龙村村民黄新城充满期待地告诉记者:“明年我还希望在民宿的基础上做农家乐,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增收致富。”共建美丽乡村,不仅改善了村落的人居环境,也提升了村民们的幸福感和对未来的信心。村民们希望通过这些美丽成果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带动乡村旅游经济收入。
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支持 推动下一代看见美好
乡村振兴除了改善人居环境和经济水平,文化振兴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关注儿童的长成,推动下一代看见美好,才能为美丽乡村创造更长远的价值。
韶关市乡村振兴公益基金会积极招募热心的文艺志愿者参与新龙村乡村艺术团,给孩子们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支持。有的志愿者来自韶关本地,她们每周来为村庄的孩子们上文化艺术课,在不上课的日子里,也会关注孩子们和新龙村的动态。
美育教育提升了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自我认知,让孩子们将艺术和美的认知潜化在生活当中。
“乡村建设,实乃中国社会之建设”。共同缔造,步履不停,韶关市乡村振兴公益基金会将继续与社会力量一起,与乡村村民一起,深刻洞察美好生活,砺行实践人居未来,共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合力打造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