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简  |  繁
  • 首页
  • 关于总会
    总会简介
    总会章程
    领导机构
    总会宣传片
    组织架构
    十四五规划
    联系我们
  • 新闻动态
    时政新闻
    总会动态
    大湾区资讯
  • 党群建设
    党章党规
    党群资讯
    党课学习
    党日活动
    党员发展
    党内公示
    群团建设
  • 政策法规
  • 通知公告
  • 品牌项目
    承接政府职能转移
    社会组织等级评估
    社会组织年报监测评价
    培训项目
    广东省社会组织国强领军人才培训计划
    广东省社会组织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
    广东省慈善事业人才培养计划-“粤善英才”计划
    广发证券助力乡村振兴和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人才赋能计划
    其他特色培训
    公益项目
    广东福彩公益行动
    银龄安康行动
    公益同行
    信息化项目
    社会组织数字服务平台(云商会)
  • 会员工作
    会长寄语
    分支机构
    会员名单
    会员风采
    加入总会
  • 《大社会》杂志
    杂志简介
    封面报道
    行业观察
    福彩公益
    国强培训
    民胞物与
    孝行天下
    浙江实践
    出版杂志目录
    征订合作
    安全瞭望
    慈善公益
    振兴班专题
    广发证券赋能计划
当前位置: 首页 > 封面报道 >文章正文:国强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陈翀:守正创新谋发展 行稳致远创未来

国强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陈翀:守正创新谋发展 行稳致远创未来

2025-07-25


人物简介

陈翀,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党委书记、理事长,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执行会长,广东省海外留学青年联谊会创会会长,广东省总商会副会长,政协广东省委员会委员。多年来大力弘扬爱国爱家情怀、回报社会精神,响应国家号召,投身教育文化、乡村振兴、社区发展等事业;以党建为引领,聚合社会组织力量,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耕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对公益慈善事业的高度重视和肯定,为公益慈善事业将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深度融合注入了强大的政策动力和发展信心,更意味着政府将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来推动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为公益慈善组织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促进其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这一决定也为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国强基金会”)的工作擘画了目标蓝图,指引了前进方向。

国强基金会的公益之路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的爱心助学活动,在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创造价值、回馈社会”的精神感召下,旗下企业不仅致力打造优质产品,还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文化中,在环保、公益等方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日后的慈善事业奠定了思想基础。

2013年,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成立,时至今日已耕耘慈善十余年。作为一家非公募基金会、广东省5A级社会组织,以“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为愿景,以教育和文化为手段,以人的培养为中心,促进乡村振兴、助力社区发展,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推动国家民族富强与人类社会进步。“一定要和更多优秀公益伙伴一道,把每一个公益项目做实做好,坚持市场化手段国际化视野,把公益事业做优做强。”这是国强基金会党委书记、理事长陈翀一直坚持的公益理念。



筑牢党建之基,共建红色公益

基金会勠力同心,做党建工作“传播者”。2019年3月,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党支部成立,2021年基金会党支部升格为党委,基金会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推进党建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党建融入到基金会各项工作环节。发挥基金会党委的政治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以高质量党建为基金会发展保驾护航,在公益事业中不断改革创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慈善工作融合互鉴,取得了优异成绩。

探索“党建+公益”的新路径。以党建为纽带扩大基金会朋友圈,共同构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红色公益共同体。完善组织内部建设,推动爱党爱国爱家文化进社会企业、社会组织,对接帮扶乡村,助力党在基层的组织体系建设。推进241个党建结对共建村工作,助力各地组建102支乡村党员服务队,开展500多场党员志愿活动,覆盖上万人次,获评第二批全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

发挥联系和服务社会组织的枢纽功能,建设011号党群服务站。重点打造“党建思享汇”等党建品牌项目,即根据目前各社会组织反映的党建热点、难点问题设定主题,各方围绕“如何激发社会组织(企业)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深入探讨、激烈讨论、建言献策,成为极具特色的党建论剑。



助力慈善教育,守护中华文脉

基金会笃行精进,做慈善教育“栽培者”。聚焦教育树人,倡导创新教育模式,打造基础教育良好生态,重视学者、校长、教师等人才发展。基金会首创“道义契约”的价值观传承教育,成立国华纪念中学校友会、仲明大学生促进会,举办大学生公益创投大赛,邀请杰出学者开展“国强公益讲堂”……勉励曾经得到帮助的学生在有能力的时候建设国家、回报社会,从而实现慈善的闭环。截至目前,基金会已创办3所学校、帮扶133万困难学生、设立82项专项基金,支持428位顶尖学者、学术新人潜心基础研究,实现“从0到1”的突破。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的设立得到陈翀慷慨捐赠支持,从批准设立到办学,该校一举一动常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西湖大学2022级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上,陈翀作为校董代表发言。他说,四年来,国强公益基金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捐赠者一道,见证了这所全新的大学走出了独树一帜的“西湖之路”,走出了只争朝夕的“西湖速度”,同时勉励博士新生在书本里汲取知识,在历史中丈量脚步,在社会上淬炼人生。由此可见,基金会对于支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大决心和前瞻眼光。

基金会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对文化保护工作也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从2020年起,国强基金会参与了一系列敦煌持续性保护工作,传承“莫高精神”,助力非遗保护。2020年5月,国强基金会参与了榆林窟30多个洞窟的保护性展示设施改造,这一项目被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先生评价为“具有莫高精神的保护性展示设施”,被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评价为“保护性展示设施的典型范例”。2023年,在敦煌研究院的指导下,基金会提出“推开那扇门”1+2+N公益计划(即一个主题“推开那扇门”+二维赋能+联合国内外众多公益伙伴),参与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472扇洞窟门更新。此后与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共同发起了国强·敦煌文化守护专项基金,支持敦煌石窟未来的保护、研究及弘扬事业。


推进乡村振兴,赋能行业发展

基金会勇往直前,做行业发展“赋能者”。除教育文化事业外,基金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社区治理,通过商业手段、人才培训、合作交流的方式,助力行业发展。

2018年,基金会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与全国16省57县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帮扶行动,探索4+X模式,打造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道路,助力超49万人脱贫。陈翀表示,对乡村扶贫应该身体力行,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一直坚持,农民能干的事情我们不要干,农民干不好的事情我们帮着干,农民干不了的事情我们干。”从2021年起,基金会在贵州省台江县和雷山县参与乡村振兴工作。为了走好产业富民的新路子,基金会经过考察,结合当地优势,建设鲟鳇鱼三产示范园、打造全域旅游网、开展“黔货进社区”消费帮扶活动,在贵州累计实施各类项目36个,覆盖9万多人,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400万元。2023年7月22日至24日,国强基金会主办的“粤黔协作广东青年企业家贵州行”活动启动。7月23日,陈翀与全国青联常委、广东省青联副主席、知名篮球教练杜锋一同来到中国“村BA”起源地,亮相“看村BA,买好黔货”公益直播间,共同为贵州鲟鱼产品、杨梅汁等贵州好物代言,助力黔货出山。开播5小时后,累计销售额502万,点赞次数近480万。直播过程中,广东青年企业家在线下也参与了一场助农认购会。现场摊位上来自贵州、新疆和西藏的助农产品深受青年企业家欢迎,纷纷下单,用实际行动消费助农。

为培养社会组织高素质人才,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基金会与清华大学、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等高校、社会组织深度合作,推出“鸿鹄计划”、“广东省社会组织国强领军人才计划”等人才培养项目,带动全社会关注社会组织公益事业。2021年,基金会联合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共同设立了广东省第一个社会组织人才培训项目——“国强领军人才培训计划”,推动广东省社会组织规范化、高质量发展,首个实施周期(2021-2023年)共组织了17期培训班,参训单位16528家次,受益学员178093人次。2024年5月22日,国强领军人才培训计划(2024-2026年)项目顺利签约,进入第二个实施周期,该项目全面覆盖了广东乃至全国社会组织不同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形成全国培训品牌,有力推动了社会组织高质量人才发展。

此外,国强基金会还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打通社会企业资源、组织社区志愿服务等方式,推动社区共同体打造,使基层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社区治理现代化。2020年,基金会与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共同发起“共创美好社区计划”,支持基层志愿服务组织实施“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以湖北、广东的社区为试点,号召22万人次志愿者开展了17341场志愿服务,受益达249万人次。



迎接转型挑战,稳步再创佳绩


站在下一个十年的新起点,面对国内外发展形势和转型挑战,陈翀认为,基金会要坚定服务国家中心大局,怀揣家国情怀、兼具国际视野,链接志同道合的伙伴,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创新开展公益实践。

一是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要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永葆“闯”的精神、“冲”的干劲。要发挥基金会党委政治引领作用,进一步打造基金会党建品牌项目,用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资源,扩大基金会党建朋友圈。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通过广泛开展学习、宣讲活动,从党的思想理论中汲取营养和力量;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社会各界,尤其在“活用各类红色资源”上下功夫,通过主题教育厚植爱党爱国的情怀,引领公益伙伴增进对党和国家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实践认同、情感认同。

二是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公益事业。聚焦核心领域,实现慈善项目社会影响力最大化。结合时代背景,围绕教育、乡村振兴板块,聚焦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创造性研发产品和服务,蹚出一条公益可持续发展路径。支持社会企业发展,进一步链接内外资源,助力碧乡、千鲟、国华文旅、惠众小贷、万木齐等社会企业发展壮大;探索乡村振兴创新机制,寻找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下游供应商等资源,构建乡村振兴共同体,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的全国标杆项目;用好金融工具,探索慈善与金融有机结合,运用金融手段有效促进社会治理,发掘出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向善公益道路。


结束语


云程发轫,万里可期。新时代新征程,国强公益基金会将始终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持续做好教育慈善与乡村振兴、关注青少年成长、支持公益行业发展、探索社会企业可持续发展,乘势而上,砥砺奋进,在求新、求变、求索的过程中书写基金会公益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编辑/金宸、车映晖)

上则新闻 :无
下一篇文章:广东省泛美泓涵医学美容研究院创始人邓洪军:为生命重塑美丽 向社会传播大爱
政府单位
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民政厅 广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
友情链接
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 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 珠海市社会组织总会 东莞社会组织 佛山市社会组织 中山市社会组织 惠州市社会组织总会 汕头市社会组织总会 江门市社会组织 湛江社会组织 肇庆社会组织 梅州市社会组织 茂名市社会组织 阳江市江城区社会组织 清远市社会组织 韶关市社会组织 汕尾市社会组织 潮州市社会组织 河源市社会组织 云浮市社会组织
  
浙江省社会组织总会 中国人寿广东分公司 凯迪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Reserved ©2022 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44442号

技术支持:广东广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微信订阅号:gdngos

《大社会》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