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届国际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成守珍:务谋病者之福利,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
2025-09-12
人物简介
成守珍,第十二届、十三届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学科带头人、原护理部主任(2005-2022年)、博士生导师,中华护理学会呼吸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护理学会理事长,第48届国际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常务副会长、总会妇联主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决策部署。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中,首次把“人均健康预期寿命”纳入规划并作为主要指标,这意味着人民不仅追求活得寿命长,还追求生命更健康、更有质量。面对国内高质量护理服务需求日益增长,《规划》还提出充实和强化护理队伍,强化基础护理,进一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为护理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新的机遇。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广东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挑大梁走在前,诊疗服务能力、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成为护航健康广东的重要基石。作为发展广东护理学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广东省护理学会已经走过了95个春秋。近年来,学会在现任理事长成守珍的带领下,坚守初心,孜孜以求,竭诚服务全省广大护理工作者,取得了丰硕成果,获评广东省5A级社会组织和广东省五星级学会。“护理是一项平凡而又崇高的事业,当前广东全省的护理人员有40多万人,在‘十四五’规划中,未来全国护理人员有望达到600多万人,这么一支庞大的队伍,肩负着挽救生命、促进人类健康的神圣使命。”成守珍如是说。
坚守理想信念,成就平凡而伟大事业
成守珍19岁便踏上护理工作岗位,长期从事呼吸与危重症护理工作,辛勤耕耘44载,从一名中专毕业的小护士成长为一名博士生导师。这其中,浸润着她对护理事业的赤诚之心,对救死扶伤使命的坚守之力,对关爱病患的无私奉献之情。
曾忆庚子新春,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时年58岁的成守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三次主动请缨出征,最终获得批准,于2020年2月7日与医疗队队长、医院副院长一起,带领131名队员作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三批医疗队,入鄂支援。去往前线支援前,她凭着自己丰富的经验,预见性地带了密闭性的吸痰管,为抢救生命增加了希望。在支援过程中,她分秒必争,与死神赛跑,与病人连心。“做重症护理的人要有温度,因为仪器是冰冷的。”有温度,是成守珍在接受采访时反复提及的三个字。
“只要国家需要、组织需要,我们就责无旁贷。”武汉的奋战才刚告一段落,成守珍又马不停蹄地奔赴塞尔维亚进行医疗支援,作为中国援塞医疗专家组里唯一的护理专家,在异国他乡奋战40余天。面对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成守珍始终冲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南丁格尔精神。
当被问及是什么样的动力支撑她义无反顾地做这些事时,成守珍回答:我是呼吸与危重症领域的专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曾经也有过转行的机会,但还是选择了坚持。在我们南丁格尔工作室里有一本《护士札记》,许多护士都在上面留下了自己的真切感言。其中一位护士长写到:“如果让我再做选择,我还是会选择护理专业。”成守珍表示,这也是她历尽千帆归来的朴实心声。在呼吸与危重症病房工作的日子里,成守珍见证了无数例重症患者抢救,真切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坚强。在一次次与死神较量中,把病人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每忆及此,光荣与欣慰都会充盈于她的内心。成守珍觉得,护理工作是一份关乎生命的、崇高奉献而又平凡的职业。这是一份十分辛苦的工作,也是一份极具荣光的工作。“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不平凡!”
带着这样的信念,成守珍在1998年毅然接过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组建内科重症监护室(ICU)的重担,首次创造性开展医护ICU联合查房,吸引省内外医院纷纷前来学习交流,成为横跨20多年、影响力突出的医护范例,时至今日成守珍仍坚持参与ICU的查房工作,并且定期前往广西、云南、福建等地开展护理帮扶工作。
严守“两高”标准,赓续南丁格尔精神
作为第48届国际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成守珍谨记“务谋病者之福利,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的誓言,无论是在日常教学还是在院内和学会工作,始终努力推动广东护理学事业行稳致远。
广东省护理学会自成立来历经风雨,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成为一家影响力突出的学会。每年开展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在护理科研、临床教学、护理管理等方面全方位发展,为广大护理人员提供学习、交流、分享的平台。“护理不仅仅是打针发药,而是一门科学学科。我们希望通过上述一系列努力,培养出一批能为患者提供‘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优质护理照顾的科技工作者。”
“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建设”是广东省护理学会促进新时代护理科学事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内涵。从中华护理学会,到广东省护理学会,再到全省21个地市的护理学会,始终贯穿着这条主线。
成守珍表示,今年3月,学会将参与举办广东省高质量护理发展大会与广东省高水平护理大会,开展线下会议、科技周等,邀请来自中华护理学会、广东省各地市以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专家授课,共同探讨护理学科建设发展。
为了培养“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高级实践”的护理人才,2023年由广东省护理学会发起,经广东省科协批准、广东省卫健委同意成立了广东省岭南南丁格尔护理研究院。研究院与学会强强联手、紧密合作,短短不到2年时间培养了一批护理科研的菁英,同时在护理科研基金立项成果申报、护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广东省岭南南丁格尔护理研究院严格按照国务院新发的护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范畴和三级领域,在成人、老年人、母婴等方面成立了专门的护理学发展与研究委员会。“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动作向护理科技工作者以及护理服务对象清晰地展示当前护理工作的内容、护理学的发展以及护理学作为一门一级学科的机制机理与理论框架。”
在广东省科协、省民政厅和省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学会还连续举办了近十届的粤港澳+国际专科护士大会,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和国家战略地位以及南丁格尔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广东省护理学走向全国,并与国际接轨。
除了坚守护理一线和指导学生,成守珍还身兼多个社会职务,积极为社会公益奔走。2024年,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妇女联合会成立,成守珍出任主席,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发扬新时代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巾帼风采,带领护理工作团队开展从院内到院外的全过程护理照顾工作,造福百姓健康福祉,不断树立中国护理科技工作者的良好形象。“目前我们有250多个专业学科,在妇女儿童护理方面就有一个专门的学科群,指导妇女儿童医疗护理。”此外,在省红十字会的批准下,广东省岭南南丁格尔护理研究院成立了基层红十字会,组建了一支在应急救护、居家照护、支援帮扶方面奉献力量的志愿者队伍,在有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
担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后,成守珍一直呼吁“让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让延续性护理服务走进千家万户”。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特别提到了在人口老龄化大背景下对“一老一小”群体以及妇女儿童群体的重视,还提到“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概念,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者打破以往院内服务的传统形式,主动从医院内延伸到医院外,走进社区、服务家庭,不断扩大护理服务的领域范畴。“近期,我们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号召,通过与国内外、省内外多方合作,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在社区居家、老年护理、失能失智失障等方面的延展性,充分发挥护理工作者的角色作用。广东省护理学会作为一个拥有大量优质护理资源的大学会,也希望让这些优质资源实现21个地市全覆盖,走进万千百姓家。”目前这项工作得到了多个部门以及相关领域专家的认可和大力支持,接下来也会在这一方面尝试更多探索使护理延伸服务更加规范。
作为有责任担当的社会组织,广东省护理学会与广东省岭南南丁格尔护理研究院积极承担了部分政府转移职能,主要包括护理工作标准的制定、质量控制与监管等方面。2021年,广东省护理学会与人民卫生出版社战略合作,出版了广东省的专科护士认证与评价标准,并推出了《广东省专科护理标准与质量控制指标》。各个专科领域也将陆续推出高级护理实践的系列书籍,目前该系列的第一部《护理营养》即将面世。除了编撰书籍,护理专业的翻译工作也取得进展。成守珍认为,通过翻译国内外的专业著作能够使护理科技工作者及时了解全球护理发展的趋势,同时通过期刊建设等行动搭建一些护理学术交流平台以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在国际护理舞台上为中国护理发声。
传承科学家精神,孕育星火桃李
问传承何以历久弥新?因有代代薪火相传。在中山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后,成守珍非常重视对年轻一代护理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培养,她常常思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
以成守珍为代表的“60后”一代,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英雄式教育刻骨铭心,向英雄学习、为家国奉献的精神深深地镌刻在她的脑海。成守珍认为,必要的英雄教育可以塑造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帮助护理工作者思考“为什么学护理,怎么做好护理工作”的问题,从而把护理人的使命与初心烙印在心底。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成守珍经常对学生讲述科学家艰苦奋斗的故事和他们身上的精神。她常常讲,现代护理工作者不仅要具备“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理念以及南丁格尔精神,还应该具备科学家精神,才能更好地挽救生命、促进人类健康。
“护理学本身是一门科学,需要大家齐心把临床问题、应对措施与学科成果用科学的方式去表达,向公众提供了解护理知识的工具。”面对重症抢救,光靠热血与勇气是不够的,还要有过硬的本领,这是底气所在。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必须做到“心中有目标,手上有绝活,脚下有力量”,而“有绝活”归根到底是要掌握专业的知识技能。这就要求每一位护理科技工作者必须秉持求真务实的科学家精神,不断精进自己的本领。
成守珍介绍说,国际护理事业的开创者南丁格尔女士本身也是一位全面而不平凡的人,她不仅是护士,还是科学家、教育家、统计学家。我们既要学习南丁格尔精神,在护理工作中激励大家追求人道、博爱、奉献,也要学习科学家精神,不求回报讲奉献,不断扩展研究领域、增进自身技能。“如何思考为什么读书、读书能做什么。好的学历能让人在更优秀的平台培养好的能力,而好的能力才能使人学以致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结语
在采访的最后,成守珍表示,广东的护理事业未来可期,理应走在前做表率,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为广东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相比于十几年前,现在的护理学领域更广、研究更深。在面对患者时,成守珍常常用“冰山模型”去分析,疾病的表象就像冰山一角,其背后隐藏的是全人护理问题。护理工作必须以人为本,以护理为立足点去进一步关注患者身体、心理乃至社会的发展。
(文/金宸 肖慧琳)